如果我猜你在用微信浏览这篇文章,那么我有 85.73% 的概率是正确的——在浅见2015年度回顾里,我们披露了一些关于访问习惯的统计数据。看着这些数据,回想起浅见成立刚三个月时发布的新年献词,会想起当时所谈起的堂吉柯德式梦想,有所欣喜,亦有所忧虑:尽管从一定角度来看,浅见在首年的发展超乎预期,我们仍然未能接近浅见理想。
为何我们未曾接近?
作为网站的建设者,我们时刻在思考如何更准确地评判这个网站发展的状态。回顾浅见的Mission:通过分享作品与洞见让 CUHK 学子获得提升。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访问量,更是真正有效的深度阅读所带来的思想之提升。固然,思想的提升难以通过量化的数据来衡量,但我们依然希望能通过对一些关键指标(KPI)的观察,来把握浅见发展的近况。
为了了解读者的专注程度,我们在统计数据时设立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标准。我们在谷歌的数据分析平台中设定阅读超过5分钟为一个“目标”:我们发现,在通过非社交媒体访问(即直接访问网站、客户端)的浅见读者中,目标达成率为 52.10%,而微信访问者的目标达成率,仅为11.30% 。
当然,这么简单粗暴的数据并不能严格地证明些什么,但其中反映的问题却足以让我们反思:访问量真的那么重要吗?诚然,访问量可以衡量一篇文章传播的广度,却无法衡量那篇文章被理解的深度。这种深度正是浅见最希望量度的。
任重而道远。
为什么浅见不拥抱碎片化?
碎片化本身是中性的,它只代表了一种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认知方式的变化。相比传统的纸质资料,碎片化的信息往往更简洁、更易于阅读和理解,并满足了许多人表达与快速了解新事物的需求。然而,由于篇幅的限制,碎片化的信息在表达观点、阐述事理、理性分析的时候,效果却差强人意:一则 140 字的微博,无法讲述二战究竟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只能告诉你参战各方的死亡人数;一条号召众人抵制日货的朋友圈,可能成功地引起了众人对侵华日军的仇恨,却讲不清楚把两者相连的理由。即便不是那么反智的言论,缺乏论证的简短结论又是否隐藏着逻辑漏洞?是否会“听到风就是雨”?同时,碎片化的信息缺乏系统性,难以被读者有效掌握并利用。朋友圈转的“面试十大技巧”“不得不看”“朋友圈都转疯了”,一个月后又能记住多少呢?
对此,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董晨宇提出了社交媒体健忘症这一名词:
在这个社交网络中,我们的注意力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向前,如同参与了一次“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行团,路过一处处社会景观,稍作停留便会手忙脚乱。我们埋头赶路,走马观花。
他还引用了苏珊·桑塔格的观点来批评某些无意义地同情:
媒体负责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奇观”,我们负责一边消费这些信息,一边表达自己的良心,一边却又在变得越发麻木。苏珊桑塔格说:“我们的同情心宣布我们的清白,同时也宣布我们的无能。”
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媒介即信息。媒介本身影响着人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从而影响了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在印刷术的时代,由于传播所需的成本,碎片化的信息并未得到广泛传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使得个人创作的碎片化信息有了传播的空间,论坛、博客应运而生。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排队、出行时等零碎时间也能被用来浏览微博、发朋友圈。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发表信息的途径,从而影响了网络本身所传递的内容。
诚然,碎片化的信息填补了人类在某些方面获取信息的需求,但我们相信这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全部。去碎片化的(或曰传统的)长阅读才是深度阅读的主体,并应占据一定的阅读比例。
浅见所希望的
立足于深度阅读之上的深度思考是更为根本的目标。深度阅读只是一个中间过程,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的批判性思考将有益于思维的发展。人们常呼吁“Critical Thinking”,但是大部分人却对它知之甚少。有主见却不偏颇地看待问题,则是我们理解中批判性思维的目的之一。
小至校际比赛,大至国家争端,人们会倾向于支持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国家,尽管我们或许并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与真实面目。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先入为主,在看待一个事物之前,人们心里或多或少地持有自己的立场。主观几乎是必然的:所谓客观意味着人们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的标准,而对于这个参照标准的选择,则又是一个主观的决定。但这绝不意味着先入为主。
我们知道自己预设了立场,于是我们尝试换位思考。但人们常常无法意识到自己预设了立场,从而拒绝进行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立场,再阅读各方观点,最终产生更为全面的见解。
上述的“先入为主”式思考,或许是因为我们通常对自己过度自信,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已经足够全面、理性。那么,不妨问自己三大问题:
在每一个校园事件或是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你对事件的看法是更多来自于自己的思考,还是他人的评论?你是在受他人并无实质逻辑的文字煽动而大呼叫好,还是冷静地试图还原事实?每一部电影,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校园中的公众事件,你是选择轻信他人的只言片语,还是亲自观察并得出了自己的观点?
通过不断询问自己类似的问题,我们能了解到各方各面的观点以及观点背后的缘由,从而沉淀出自己的观点和收获,进而做到有立场,不偏颇。
中国有个成语,叫“沉默是金”;也有句古话,叫做“闷声发大财”。也许“我什么话都不说,这是坠吼(最好)的”;现在,在浅见匿名机制的保护下,“不闷声”也能“发大财”。我们希望能够营造一个理性的、氛围良好的平台,在这里,大家能够畅所欲言,与他人的思想产生碰撞。即便有些想法可能显得 too young,但只要人人都愿意为自己的言论负责、维护浅见的理性的氛围,思想的碰撞总会迸发出火花。
感谢一路上支持浅见的作者、读者们。
浅见的路,道阻且长。
Young, but NOT simple.
浅见编辑成员
谢争、郑戈甲、 陈泽南 主笔
屈子皓、叶晓星、毛力成、张昊东 润色
上面 85.73%、52.10%和11.30% 统计数据虽有代表性,以此进行的分析和反思也具有科学性,但是,你们可能低估了浅见精神的影响力。今天之前,我是85.73%之一,且不是其中的11.30%,但有时一个小时内我会打开浅见某文3次4次甚至更多。阅读这篇献词,在被微信消息中断三次后,我忽略后来N个消息直到现在,终于成为那11.30%人。
现代人的反智情绪总感觉是愈加浓烈的,没有前人对逻辑与思考的敬意,剩下的仿佛只是一些仿佛复制过的口号般的理解
论证是证明过程之中最重要的一环,浅见很好的培养了一批有论证素养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