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尼斯特前阵子发表了《母亲节的正确打开方式》,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啊。就像所有女权文一样,褒贬参半。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学的点赞和力挺,当然也收到了一些同学的质疑乃至声讨,其中包括原推送部分内容的作者。作为一个有战斗精神的组织,蜂蜜尼斯特被撕不能干坐着。于是今天我们就来给这些质疑和声讨一些回应(和科普)吧。
首先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主要的几种负面评价吧:
- 你们就是故意唱反调吸引眼球搏出位吧。
- 意见不同就算了,你们怎么什么都要上升到女权?
- 我妈在我眼里就是这样的,你们反驳我是玷污了我对妈妈的思念和爱!
港真,看到这些评价,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咱们还是很心寒的。另一方面,这也说明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得不够。
老调重弹,科普的第一步当然还是重申女权(Feminism)首先要争取的“权”是权利(rights)而不是权力(authority)。换句话说,女权的奋斗目标是真正实现女性平权(也就是我国宪法中的“男女平等”),而不是女性特权。Thatis,进行女权运动是为了实现女权=男权,而非女权>男权。所以,男同胞大可不必对女权主义者抱着对立的态度,…(我不知道要对反女权主义的女同胞说什么,不知道她们在想啥,尼克扬.jpg)。
好的下面我们来一一针对几种来“撕”的观点发表一下我们的看法。
- 关于吸引眼球搏出位
首先,发表不同意见是基于不同看法,我们承认吸引眼球或许的确是我们发表不同意见的附加效果,但绝不是目的。我们发表的评论,一不反动,二不伤天害理违反社会公德,三不传播色情暴力,何必用这个来吸引眼球?再说,就算是为了吸引眼球又怎样?说话声音小了,别人听得见么。
- 关于什么都要上升到女权
俗话说,入鲍鱼之肆,久则不觉其臭。遗憾地说,虽然男女平等早就被写进了宪法,虽然毛主席也说过“妇女也能顶半边天”,但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女性的权益仍然在各个方面受到忽视甚至侵害。女权问题关系到所有女性的切身利益,自然需要引起关注。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被人认为“没有问题”的社会现象,其实隐含着对于女性权利惯性化的忽视。比如,“男主外,女主内”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老一辈的生活经验,甚至是一种常识,很多然都觉得这没问题啊;但事实上,这句话是对女性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毫无道理的限制和束缚。同理,我想对认为“为什么什么都要上升到女权”的同学说,很多你认为“正常”的“小事”,其实就是压抑女权的事,我们当然要就事论事,而说“女权”就是就事论事;其次,母亲占了女性群体的一大部分,用一个以“母亲”为主体的问题来探讨女权,这很反常吗?另外,恕我提醒,“蜂蜜尼斯特”这个马甲,正是取自Feminist,一个女权号不探讨女权,难道要我们每天宣传保护环境吗?
- 关于“玷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人写了篇文章说:“黑人好啊,黑人体力好,任劳任怨,憨厚老实。”然后另一个人说:“你怎么能这么狭隘地符号化一个人种呢,这是种族歧视啊。”这作者就跳出来说:“哦,我写的是我认识的黑人朋友们,你们不同意我就是在侮辱我的朋友,这玷污了我和黑人朋友的友谊。”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故事的不合理之处吧?可是原推送的作者就这样开撕我们了。
首先,别被害妄想。没人要玷污你对妈妈的思念和爱。这点必须要郑重声明。
然后,全天下有千万亿个母亲,不是只有你的母亲是母亲,别以偏概全,符号化了母亲的形象。
最后,为什么非要撕不可呢,因为个人主体和公众平台必须有所区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们当然接受世界上人人意见不同这个事实,但当你披着一个学校的马甲时,你就不能只发表你个人的观点了。如果你把对母亲的这种印象、这种情感发在自己的朋友圈,我未必会批判,说不定还会点个赞呢;但是你把这些内容无署名地发表在学校的公众号推送里,那就非批判不可(如果你在公众号署名发表,标上“XXX同学投稿”,也不会被喷呢)。
可能上面说得有点难懂,再拿“男主外,女主内”打个比方吧。我们知道很多人支持这种看法,但是如果有一天一个支持“男主外女主内”的人用国务院的名义发了一条规定:“我国支持和提倡‘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这不找喷吗。
今后,蜂蜜尼斯特也会根据社会热点问题或者身边的事情发布一系列的文章,或者用批评者们的话来说,继续吸引你们的眼球,继续把小事都“上升”到女权,继续说一些某些人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如果读者中有feminist,欢迎加入我们,如果对我们的文章内容有异议,欢迎留言讨论,但如果只是“你说的不对我就是要撕你”那么蜂蜜尼斯特也绝不干坐着(感觉好押韵啊哈哈哈)。
以上。
如果把“主内”的一方定义为被压迫者,那么题主就是对的。问题是,家庭生活不能被简单地看成一种压迫与被压迫的权力关系。我想,在现代社会,“主内”的一方更多地是出于奉献的心理参与家务,而不是因为被另一方胁迫。更何况,一种在机会平等,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差异并不能被称为不平等。
退一万步讲,就算男女机会不平等,女性仍然有选择单身的自由(男性也有类似的自由)。当然,她(他)们也有选择不自由的自由。
如果只说主内主外的问题,私以为真正的平等是男女双方都能够基于自己的偏好去选择谁主内谁主外。这个世界上有喜欢主外的男人,也有喜欢主内的男人(他们也会时不时遭遇标签化的性别歧视,被视为“软饭男”);同样,喜欢主外的女人和喜欢主内的女人也都是同样存在的。因此,主内不等于牺牲奉献,也不等于被压迫。现在的家庭关系应该包容各种各样的性别分工,既可以男主外女主内,也可以女主外男主内,更可以男女同时主外和主内。所以我也不是特别同意楼主“选择单身就是选择自由、选择不单身就是选择不自由”的观点
家庭关系不是权力关系,但是也不能因为家庭关系的温情而忽视存在的不平等地位。“主内”确实不是压迫,自由选择造成的差异也不是不平等,但关键之处在于无论男性女性在现在都没有这个自由选择的权利。价值观念、社会舆论已经定调,并且一直渲染着这样的“男女分工”文章中想要表达的应该也是批判这样的言论。所以楼上似乎没有get到这个关键点。
而且强调“主内”是奉献的观点我并不赞同,“主内”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也是非常繁琐的工作,国外也有将家庭主妇算为职业并且将其贡献算入GDP的例子,所以单纯为了“奉献”就要家庭的一方承担家务活动的话,实际是不公平的。个人认为如果一味强调“奉献”就依旧是一种捧杀、造神和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