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选课,宜选多还是选少?
- 若是十分确定自己想修读哪几门课程,可直接选择,一锤定音。
- 学校提供的修课顺序可供参考,但并非强制。实际选课可按自己的需求调整。
- 若患有选择困难症,建议多选。
- 譬如一个学期通常修读 5 门课,最初可先选 6-7 门。「由多入少易,由少入多难」,多选可以减少调整课表的麻烦,也可避免心仪的课程被抢光。
-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贪多嚼不烂」,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课业负担判断合适自己的课程量。
-「按图索骥」,建议新生阅读入学之际学院发放的关于课程设置、专业设置、选课流程的资料。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尽早阅读与辅修、修双学位、意向专业相关的文件,以便及早规划。
2. 如何获取课程相关信息?
- 学长学姐的建议应该听多少?
- 穿越小说的主人公常说:「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每个人对老师授课方式、教学内容的偏好不同,在咨询周边同学时,要有所取舍,牢记古人的教导,「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最好亲身听课以便比较。
- 哪里获取课程大纲(Course Outline)?
- 直接获取:联系助教/教授/已修过这门课的同学,或者亲赴课堂。
- 间接了解:查看公众号的相关推文。
点击 https://pan.baidu.com/s/1midPVc8 获取 Course Outline GEE courses 2016-2017 T2
– 上 B852.me 查看: B852 是一个 CUHKSZ 学生自创论坛。上面目前已经有关于课程大纲的汇总帖子。传送门: https://b852.me/topic/47 / 资源帖 - 课程大纲汇总 - an-exchange-of-syllabuses-outlines/10
- 如何查看授课老师信息?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官网 http://www.cuhk.edu.cn/Xueyuan/jingguan.html ——学院——教学人员。可以了解老师的教育背景、研究专长以及颜值。
- 如何更好地利用加退选(Add&Drop)期间?
- 亲赴课堂感受老师授课风格和教学内容
- 毛主席教导我们:「想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要了解老师的授课风格和教学内容,也要亲自去听一听,比较之后再做选择。有时同一门课程由不同老师教授,更应该先体验,后确定,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课堂。
- 注意查收邮箱信息;
- 在加退选(Add&Drop)阶段前和阶段期间课程可能有变动,教务处会及时将调整课程的信息发至邮箱。以免遇到课程取消或更改时间地点时,兴冲冲跑去,教室空无一人。
- 设置加退选(Add&Drop)期间的作用是什么?
- 加退选(Add&Drop)期间又称「选购周 (shopping week)」,换言之,就是为了同学体验课堂而设。选课之初虽然大体有所规划,现实与理想往往隔着距离,需要验证调整自己的判断,做出最终适合自己的修课选择。选课犹如交友,要投入一个学期精力的课程,不能不仔细考察,以免学期还没结束,已掀翻友谊的小船。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关于选课的想法和建议 :-)
Anonymous